香港导演周冠威执导的《时代革命》,记录2019年香港由反对通过《逃犯条例》引发的社会运动,获得第58 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。而周冠威此前却是一个剧情片导演,从拍摄有剧本、有演员的电影,到记录一场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麽的社会运动,引领周冠威的是什麽力量?
导演周冠威。(图片提供:时代革命)
进入虚实难辨的新时代,丰富了大银幕的五光十色,但谁又能笃定地说是几可乱真的特效震撼,还是反映真实境况的纪录片震撼?是奇幻剧情,还是真人真事更撩动你的思绪?对周冠威来说,拍摄的剧情片大多始於有想说的故事,甚至是自己操刀剧本,但他形容拍摄《时代革命》的动机是特殊的:「2019年香港人很努力去找自己的岗位,大家为了自由、公义、平等、普选去奋斗的时候,一定会被鼓动问自己『我可以做些什麽?』我记得片中有一个手足的访问,他说:『不是你想不想做,是你的能力和责任。』这句话打动了我,也是我们的共鸣。」他说促成这纪录片诞生的投资者,其实也是这个想法。
《时代革命》2021年7月於第74届坎城影展首映,不仅获第58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,亦为台湾影史最卖座的海外华语纪录片。(图片提供:时代革命)
保护受访者才是最大考量
被问到拍摄纪录片相对剧情片来说最大的分别,周冠威思考了一会儿,腼腆地笑着说:「有一点是很个人的,我是剧情片导演,很注重美感,有时候尚未准备好漂亮的角度和镜头,但时机到你就要拍,有时想到怎样拍的时候已经过了时机,拍不好又不能重拍,这个让我心里有点痛苦。」很快他就收回笑脸,严肃地解释纪录片得面对更大的挑战—如何保护受访者的安全。「我记得未公开放映之前,找来其中一个受访者看试片,我跟他说:『影片透露了你的一些背景,是因为我想让观众认识多一点你这个人物,让他们更能感受你所感受的一切;但是,如果我是警察,我可以透过片中的资讯,从一些关联最後找到你。』我直接警告他,如果觉得风险太大的话可以剪掉,这部纪录片不是要剥削他,安全才是最大的考量。看完之後我们谈了一段时间,最後他决定:『你去吧,导演!既然让你拍,我就做好了有危险的准备,我出去抗争时也预料到可能会坐牢。』他反过来鼓励我。」
《时代革命》剧照。(图片提供:时代革命)
《时代革命》剧照。(图片提供:时代革命)
2021年7月,《时代革命》在法国坎城影展震撼性世界首映,此前4个月,影片还在剪接中,周冠威心中还差一个镜头:「里面有一段montage(蒙太奇),想用影像声音、时空交错地,展现Be Water(流水式运动)的概念,我早就想好用无人机在高空拍人群四散的镜头,但我没钱拍,这是我最大的遗憾。3月时,我突然在网路上找到一个这样的镜头,我以前没看过,即使其他人帮我找也没找到,突然有一个这样的镜头出现,它就是我梦寐以求、一直想拍拍不成、觉得最大遗憾的镜头,马上问上传的人可不可以给我,他说你用吧。这个是礼物,上天给我的礼物。」
从1984年香港主权移交的历史背景,到2019年夏天开始的示威运动,《时代革命》中有详尽的记录。(图片提供:时代革命)
从《时代革命》释放的自由
周冠威在香港演艺学院电影电视学院主修导演,毕业後一段时间都是拍电影幕後花絮,技术上对观察和捕捉环境、处理访问是很好的训练。而《十年》(自焚者)这部关於香港人权状况、社会制度的电影,周冠威形容它是拍《时代革命》的通行证,以此获得投资者、受访者的信任。由此看来一切自有安排的铺垫,让他准备好迎接《时代革命》,但之後呢?
《时代革命》以香港反对《逃犯条例修订草案》运动为题,从7组不同示威者的视角,阐述事件背景和参与者体验。(图片提供:时代革命)
2019年前《十年》也被视为是踩红线的电影,周冠威说:「《十年》都拍了,我什麽都可以拍,这是我拍完《十年》的感受。」而拍完《时代革命》是另一个层次,「我面对的风险比《十年》大很多。当你做了一件危险的事,而你做到了,突破了,承受得了的话,其实你的心理会大大地提升。所以环境上,我是不自由的,这个要坦白承认,但这是争取自由的社会运动纪录片,我作为导演,透过这个纪录片得到心灵很大的自由。所以纵使这一刻,仍然有被捕的风险,我都觉得我是平安的,我是自由的,万一真的被拘捕,即使身被囚禁,心灵是自由的。」
「想把香港的故事讲给世界听」,周冠威在运动期间跟随示威者数月,截至影片完成时,片中的部分受访者已隐居、入狱或逃离香港。(图片提供:时代革命)
社会政治题材之後也不避讳
封杀,未必须官宣,只是社会运动前谈好的电影被投资者撤出、演员辞演,社会笼罩着白色恐怖,接下来香港是一股移民潮,充满无力感和离愁别绪。留在香港的周冠威,2020年的《幻爱》和2023年新作《1人婚礼》,命题跟《十年》、《时代革命》都很不一样,周冠威特别强调一点:「不少人都有一种完全错误的看法—周冠威拍了《时代革命》之後,只能够拍《1人婚礼》这般没有社会背景的电影了,没有政治隐喻、纯娱乐型的电影,觉得周冠威可怜、委屈,这完全错误,《1人婚礼》是我7、8年前的想法,我一直都很想拍,但因为《时代革命》被腰斩而已,能够完成这电影才是我自由的表现。」
《时代革命》中出现的受访者多数隐藏真实身分,或由演员扮演,为保障创作者安全,职员表中除周冠威以外都使用化名。(图片提供:时代革命)
《幻爱》的缘起是周冠威10多年前,回演艺学院兼职教书时,受一位学生说想拍精神病者的故事而触发,他资料搜集後发现精神病人谈恋爱十分困难,於是创作了短片《楼上来的歌声》,再写了长版本《幻爱》的剧本。而《1人婚礼》始於10年前周冠威看到台湾一则新闻报导,一个女生生日时为自己举办1人婚礼,向自己承诺爱自己。这些都是回应社会、回应心灵的故事,能走出观众预期的限制,在不同的电影中展示才华,是另一种电影人的自由。
《幻爱》讲述精神病患珍贵的恋爱机会,在香港金像奖入围6项大奖。(图片提供:台北电影节)
《1人婚礼》由周冠威身兼监制、编剧和导演,提出「如何爱自己?」之问,省思透过接纳和包容,最终才能坦诚面对内心渴求。(图片提供:周冠威)
记录人那一瞬间的情绪
纵使周冠威会以「我是一个剧情片导演」自称,但谈到纪录片也会着迷,他认为纪录片有一种力量,是剧情片甚至其他真实的记录文本无法取代的:「就是记录情绪。很多年之後你回看那一个画面,观众可以进入那个世界、进入那个时空,尤其是你在漆黑的戏院当中看一部纪录片,它能引领你进入时光机,影片中的人那一瞬间的情绪被记录下来,也会牵动多年後观众的情绪。例如行人的表情、警察的神态,那些纪录是即时感官的感受,文字的纪录无法取代,剧情片是再呈现,但是纪录片就能做到。」随着拍摄技术普及,加上人对社会、地缘政治、环境的关注度提高,他相信拍纪录片的人和观众都会越来越多,也希望有一天,看纪录片会和看电影一样成为潮流。
《1人婚礼》女主角由人气YouTuber小薯茄阿冰饰演,拍摄中也邀请游戏治疗师/小丑导师,为演员做戏剧训练。(图片提供:周冠威)
周冠威推荐:感受到震撼的纪录片!
1.《机械生活》(Koyaanisqatsi,1982 )
就读演艺学院研究纪录片的时候,看过最震撼的一部作品,因为它完全没有对白、只有影像,但却把我看哭,让我感受到镜头、剪接的威力。
2.《车神塞纳》(Senna,2010)
由於我在运动发起後2个月才开始拍《时代革命》,很担心头2个月的画面如何表达,但这部纪录片是在塞纳去世後才制作,都能完成得这麽好,为当时的我打了一支强心针!
3.《偷天钢索人》(Man on Wire,2008 )
我对极限运动很着迷,这个70年代的人在美国世贸中心双子星大楼走钢索!纪录片展示了他是一个多麽有追求、有勇气的人,即使这位人物後来被拍成电影,看纪录片的真人还是更有吸引力。
Profile :周冠威
1979 年生於香港,香港演艺学院电影电视学院主修导演毕业。2015 年他执导的《十年》(自焚者)获2016 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;2020 年《幻爱》获第26 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,及第57 届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;2021 年《时代革命》获邀於法国坎城影展世界首映,并获得第58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。
采访、文字|Jovy Wong
图片提供 |周冠威、时代革命、Cheng Wai Hok、台北电影节
更多精彩内容请见 La Vie 2023/9月号《纪录片的真实魅力》